9月16日,央国企绿色转型论坛暨供需对接会在福建省宁德市召开,会议汇聚了来自央国企、新能源及储能产业等100余家企业代表现场交流。本次会议旨在推动央国企绿色转型与储能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绿色技术、装备与资本的对接,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
会议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智能制造分会副秘书长陈家良主持。宁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怡、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刘中慧发表致辞。
陈怡指出,宁德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近年来宁德市加速推进高质量发展,锂电产业产值近3000亿元,动力、储能、消费类电池全球市占率均超过30%,新能源汽车、不锈钢和铜材料等重点产业也都极具国际竞争力,同时,宁德积极落实“双碳”战略,深化绿色低碳转型,建设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核心区,围绕电网侧、用户侧、发电侧,提前布局储能领域核心配套项目,助力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刘中慧指出,绿色转型高度依赖锂、钴、镍等“绿色矿产”,其供应链安全与可持续性已成为全球焦点。近年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矿产供应链已成为地缘竞争与脱钩断链的高风险领域,央国企更应增强风险意识,协同推进绿色低碳供应链建设。
在央国企介绍绿色转型进度及储能需求环节,与会专家演讲主要聚焦央国企绿色转型、储能技术创新及应用场景。
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创新联盟副秘书长韩小琪发表《电力领域新型储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实践》主旨演讲,介绍新型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概况,指出其呈技术多元化、长时储能成电力系统刚需、系统友好性和经济性提升、关键技术持续突破的趋势,并提及中国能建的创新实践。中国石油油气新能源公司王洪宇在《中国石油油气生产场景下的储能需求》主旨演讲中表示,油气田区域储能需求多样,可支撑油气生产与新能源并网、保障弱电网区域设备运行,为钻井等生产环节供稳定电力,助力低碳转型与增产。中国华能集团刘明义在《电化学储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化进程》主旨演讲中称,电化学储能产业迎发展新局面,华能清能院深度布局,自主研发的分散式储能架构等核心技术,为该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华电电科院刘丽丽在《电源侧新型储能发展思考》主旨演讲中指出,电源侧新型储能存在配储模式单一、核心技术有待突破、市场机制不健全、标准体系不完善等发展瓶颈,应当在多元储能、储能诊断等方向持续探索。
在宁德市新能源产业推介环节,宁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总工程师雷彪华,古田县常务副县长谢景峰,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郑家滨陆续就宁德市、古田县、东侨开发区新能源产业作专题推介,分享了宁德市新能源产业的总体发展情况、产业优势、营商环境和招商重点,旨在吸引与会企业来宁投资,携手共进,共同推动储能产业蓬勃发展。
在储能企业产品介绍环节,企业代表介绍了储能领域的最新产品研发和创新技术发展情况。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储能解决方案大客户总监苏航分享了宁德时代在提升储能产品价值、塑造产品高质量标杆方面的生动实践,展示新一代储能产品天恒。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解决方案副总监高晗介绍了公司在钒液流电池方面的创新。金风零碳能源有限公司产品与解决方案部部长李鸿秀展示储能产品系统集成与创新方实践,零碳新一代产品Goldstack3.0,并分享了公司产品在构网储能、独立储能等方面的案例。中国电气装备集团储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刘怀照分享了运行监视、智能运维、故障诊断、数字孪生等储能集控系统关键技术。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行业总经理叶忠虎介绍了金发科技整体能力和平台建设,以及在新能源行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应用,指出了新能源行业材料未来发展方向。
会后,与会的专家学者、政府、央国企及储能产业企业等各方代表主要就储能产业的技术创新、产品迭代、场景应用以及需求匹配等话题展开深度交流,加深了各方对产业现状与趋势的共识,更为后续开展技术联合攻关、产品供需匹配及项目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取得了超出预期的圆满效果。
来源:世界储能大会
编辑:刘宁芬
审核:金芳 林珺